云天印迹
云天印迹
C812 邓兰琳
四年前,我在东坪中学就读,上学放学,每天都要经过镇东桥。在来来往往的日子里,我见到了不同的人,看到了异样的事,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。在桥两边的歇亭中,每天都有小商小贩在做着经营,算命先生也把这里当成了根据地,间或也有人来求他们指点迷津。左右两侧的窗栏上,张贴着各种各样的宣传资料,我们把它叫做文化走廊。
它,在我的印象中,显得很古老,甚至有些苍凉。有一次,在与父亲的闲聊中,他给我讲述了它的历史。它修建于1879年,那时还是光绪小皇帝执政。它横跨柳溪河,是一座石墩木廊风雨桥。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的父亲当时出了一副对联,要我对。他的上联是:“风雨百年,渡黎民亿万,不敢虚言邀功,只留沧桑伴日月。”真是有愧出生于书香门第,我当时绞尽脑汁,勉强挤出了几联,但都被父亲给“枪毙”了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古老的镇东桥不再寂寞冷清,反而显得拥挤嘈杂。我记得前几年的一个节日,我因为有急事要回家一趟,结果在过桥时,发现挤了满满一桥的人在里面,担箩筐的、提桶子的、推自行车的、拖儿带女的,堵得水泄不通。我左冲右突,好不容易才从里面钻了出来,但鞋子和衣服上到处都沾满了泥巴,搞得狼狈不堪。那时我想,这里要是还修一座桥让我们走,那该多好呀。
转眼两年过去,在我读高一的时候,有一天父亲打电话告诉我,说云天桥竣工了,如果有空的话,可以一起去观摩欣赏一下。我让他选一个日子,他说那就定在八月十五好了。
八月十五的那天晚上,我们全家五人在父亲的带领下,来到了云天桥三楼云天阁。皓月当空,大地流银。凭栏望去,真有空中楼阁的感觉。平时熟视无睹的街道,在路灯桔红色灯光的映照下,溢彩流光。两岸高楼的灯光倒映在柳溪河中,波光粼粼,回旋荡漾,似一幅由光影构成的动画。
我们围着一张茶桌而坐,怪异光洁的石凳给人凉爽的感觉。我们一边品着黑茶,一边听父亲东西南北、海阔天空:他说云天桥是三层仿古廊桥,钢筋混凝土结构,长70余米,宽近40米,高30余米,融通行、商贸、休闲功能于一体。三楼谓之云天阁,阁的东西有十二宫,为休闲之所,其中有艺术陈列馆堂,名人书画诗词、摄影根雕、奇石古玩布在其中,可在此吟诗品茗,问古道今,放飞心怀,享受安宁。
不知不觉中,时间飞逝,月桂当空,星星低垂。父亲想考考我,命我以眼前景物为题,七步成诗。我来了一个脑筋急转弯,把李白的《夜宿山寺》改了一下,应付过来:云天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。不敢高声语,恐被当仙人。大家听了,都哈哈大笑起来。
吹拂着习习凉风,我们徐步下楼,然意犹未尽。经过桥头时,看着桥头镌刻的对联,父亲深情地读了起来:“云中高阁,看斗角参天,画栋流霞,四野风光来世外;水上奇观,享休闲购物,品茶赏景,一桥春色醉人间。”念着念着,他突然对我说:“你还记得上次我给你出的镇东桥的对联吗?想一想,看能不能对上。”我听了头皮一阵发麻,但在大家的鼓励声中,我沉思良久,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:“梅山久远,育英雄无数,惟有挥洒汗血,愿与云天搏长空。”
父亲听了我的下联,连声叫好,说以一个高中生的水平能对得出这么个样子已经很是不错了。为了表示对我的肯定,决定给予重重地奖励,于是我生平第一次得到了他的大奖:人民币拾块钱。
信步在长长的沿河街,车水马龙,灯光成河,五彩缤纷。远远望去,云天阁彩灯闪烁,红蓝相间。在光波月影中,它宛如一艘大船,静泊于资水中。在以后的岁月里,它将与相依相偎的镇东桥一起,长虹卧波,见证安化。
作者是安化县作家协会会员,现就读安于化二中812班。
指导老师:谭文淼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